
七年前,南希作为杀害儿女彼得和丽莎的凶手被推上被告席接受审判。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司法操作上的违规和唯一的控方证人罗伯为躲避兵役潜逃他乡,她早已被送进了毒气室接受死刑。七年后,南希在科德角和正直富有的地产中介瑞组成了新的家庭,并又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麦克和米希。南希一直努力想要忘记过去,可是过去还是在她三十二岁生日这天找上门来:一篇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的匿名文章无情地向科德角居民——早已知情的瑞和其助手多萝西除外——揭露了她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与此同时,麦克和米希又像当年的彼得和丽莎一样神秘失踪了。在警方眼中,南希再次成为头号嫌犯。
读者毫不怀疑南希是无辜的,像瑞和多萝西以及书中的其他几个人,例如退休律师强纳森,心理医生兰登,甚至那个曾出庭指控她的罗伯。但和他们直觉上的信任不同,读者知道七年来一直有个男人在暗中监视着南希的一举一动,他写了揭发文章,绑架了麦克和米希,打算把他们闷死后趁涨潮时扔到海中,如同当年对待彼得和丽莎。这个名叫考特尼·帕瑞许的男人渴望让南希受到煎熬,他想象着警察再次一遍遍地问她:孩子们在哪里?帕瑞许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个变态没错,可为什么选择南希?他和南希之间有什么过节?还有南希自杀身亡的前夫卡尔,我们从只言片语中隐隐感到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在七年前的案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读者在这些疑问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关注着故事的发展,眼看小说未完而真相逐渐明朗,精明的作者又适时地将两个被绑架孩子的命运推到前台,继续牢牢揪着读者的心弦,直到温馨圆满的结尾。
除了出色的悬念营造和细节铺垫,《孩子们在哪里》还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瑞对妻子的关爱和支持,陌生人对南希的信任和帮助,甚至于为了搭救孩子挺身而出;这些温情和凶手的冷血以及书中风卷冰雹的恶劣气候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经历了一场刺骨的历险的同时亦收获了一份暖暖的感动。这也让本书在通常阴暗冰冷的犯罪小说中独树一帜。
《孩子们在哪里》改变了作者玛丽·希金斯·克拉克的人生。该书出版前克拉克只是个普通的单身母亲,靠撰写广播稿来维持自己和五个孩子的生计。处女作《孩子们在哪里》的巨大成功不仅为她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财富,使她能够全身心投入写作。此后一系列畅销悬疑小说的问世更是奠定了克拉克在美国犯罪小说界的地位,2002年,她被“美国悬疑作家协会”授予“大师”称号。
《孩子们在哪里》是部大师级的作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